归真第三十五讲:感冒
# 归真第三十五讲:感冒
感冒,感者,感于气机,冒者,冒于外邪。冒,是顶着的意思,如言冒险之冒。感冒指的是人体感于外界的气机,而被外邪所打压。
感冒,与中医中伤寒的意思是类似的,伤寒,有广义的伤寒,有狭义的伤寒。广义的伤寒指的就是外感,所谓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凡是人干预外界六淫,风寒暑湿等,皆可称为伤寒。寒,在这里指的是寒水经,寒水经在人体之外层,犹如古代的护城河一样,所谓伤寒,指的就是外邪伤害了人体的护城河。而狭义的伤寒,则单指伤于寒气。
也就是感冒不单指受凉发烧这些,所有感于外邪,都可以称为感冒。
而现在一般中暑、中湿这些,比较少见,所以大众常说的感冒,就特指常见的受凉、发烧、咳嗽、鼻塞等症状了。
感冒,从大的类别来分,可以分为三类,不是伤风、伤寒和瘟疫,而是伤寒、温病和瘟疫。
凡病呢,皆是主客相感而成,也就是人体与外界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主,指的是人体自身,客,则指的是外邪。所以分析疾病也是从主客两个方面分析。
同样是在寒风中,有的人感冒了,有的人没事,这是主强与主弱的不同。
而如果外界寒气特别强,如在高原冰天雪地中,则所有人都会感冒,这是外邪太强。
而感冒的三种分类,伤寒、温病、瘟疫,则是对特定一个人来说。伤寒是人感于外邪,而体内生化未起,也就是没有相火不藏,温病是人体内相火已起,相火不收,瘟疫则是指人体感于外界生物病菌。
温病与瘟疫不同,明代吴又可写《温疫论》,到清叶天士写《温热论》,再到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后世医家逐渐将温与瘟混为一谈,也导致温病本义逐渐不明。
关于伤寒、温病、瘟疫等这些内容,我们后面讲伤寒论的时候会详细讲。
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所谓的风寒感冒,就是伤寒,也就是伤于寒气,所谓的风热感冒则类似于温病,也就是体内化热,而病毒性感冒,则属于瘟疫。
这是感冒的几种证型。
另外还有一个词呢,叫伤风,伤风属于伤寒的范畴,指的是轻微的伤寒。
如有的人伤寒之后,并没有恶寒怕冷等症状,或微恶寒而不甚,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或咳嗽等,这只是轻微的寒气束肺而已,并没有表现为全身的症状,这种则称为伤风。
伤风一般也不会发烧,因为寒气束表不甚。
我们如何判断小孩子属于哪种感冒呢?
没有全身症状,只有鼻塞流涕或咳嗽,这是肺气不利,属于伤风,疏通肺气即可。
全身怕冷、无汗、发热,这是寒气已经束表,属于伤寒。需要解表。
有汗而仍发热,口鼻呼热气,或咳黄痰,或流黄涕,或喉干喉痛而口渴,这是体内之热以起,属于温病。
或有汗,或无汗,咽干咽痛而发热,这属于瘟疫。
温病与瘟疫的鉴别要点,也就是如何知道小孩子是风热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呢?
凡温病之热,热冲于人体之空窍,也就是口鼻呼气会热,感觉咽喉有热气上冲等。而瘟疫之热,则发于人体之组织,也就是常说的发炎,如咽炎、扁桃体发炎等,咽喉、扁桃体等这些都属于人身实体。这是温病与瘟疫的不同。
伤寒需解表,温病需敛相火,瘟疫则需清热解毒,这是治法的不同。
小孩子发热,除了伤寒,也就是外感以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就是积食。
之前讲过培土调候,伤寒属于调候的范围,积食则属于培土的范围。内外会相互影响,如小孩子感冒之后,胃口也会不佳,积食之后则抵抗力也会下降。
若小孩几天不大便,按肚子有硬满或胀,且拒按,又无全身恶寒等症状,此时发热,则考虑积食。
积食,通便即愈。
最后再说一下变蒸。
什么是变蒸呢?变蒸其实可以看做是温病的一种,是温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温病是人体生化过旺,也就是人体内的火开的太大了,正常人火不应该开的太大,所谓相火以位。但小孩子不同,小孩子要长身体,身体要发生剧烈变化,在某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小孩子为了长身体,会开大火力,加快体内的生化,犹如竹子长节一样,此时自然发热。所以变蒸不算病。
关于小孩子的饮食,之前讲过,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饥则强内,寒则强外。小孩病时,饮食注意清淡,不要再加重肠胃的负担。
小孩在感冒时常胃口不佳,此时可饮以米汤或面汤等,补津液而易消化。
平时小孩养胃,我常用的一种是小时候我们老家常喝的,叫糊涂。糊涂,也叫糊糊,中原河南一带常喝。就是以红薯等切块,加水熬煮后,待红薯煮熟,以面粉加水搅成糊状,然后再加入锅内熬煮,熬成糊糊成微黄色,即可饮用。非常好喝,也很养胃。
这个糊涂非常好,我小时候就是喝糊涂长大的,推荐大家每周都给孩子做一次。做起来也很简单。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讲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
答疑解惑
麒:@归真 老师,经常讲气和血,什么时候指的的营气,什么时候指的是精气?
归真老师:@麒 气一般指津液或气血之气,只有单独说精气、神气的时候才指精神。
麒:@归真 老师,为什么会有气血双补的概念,营气是由血而来的,不是直接补血就相当于两个都补了吗?
归真老师:@麒 一看你就没有好好学习,你把之前我讲气血的内容再拿出来好好看看。
麒:@归真 老师,熟路是指什么意思?
归真老师:@麒 熟路就是指习惯了,比如说你回家有两条路可以走,你经常走其中一条路,走习惯了,就一直走这条路了。身体也是有惯性的。
麒:@归真 老师,补气的气是津液的那个气还是气血的那个气?
归真老师:@麒 去复习之前的文章,看来大家的基础知识还是不牢固。
归真老师:@所有人 今天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妙愿:今天的内容没问题了,简单易懂。
凯淋:谢谢老师,我没问题,我们家宝宝出生到现在,基本都经历过了,现在快1岁半,现在的宝宝真心不容易。
Mita:老师好,鼻涕鼻塞也是鼻炎的主要症状,怎么判断是鼻炎还是感冒?谢谢老师。
归真老师:@Mita 鼻炎本质上也是感冒,不能变个样子你就不认识了。鼻子的问题后面会单独讲一期,等讲完眼睛之后。
Mita:收到,谢谢老师。期待鼻炎专讲,孩子受困扰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