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第十五讲:阳明之小肠大肠
# 归真第十五讲:阳明之小肠大肠
我对之前的内容进来了归纳、整理,写成文章,基本上把中医治病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大家讲清楚了。这篇文章《正本清源: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及中医是如何治病的》发表在公众号《归真医学》上。
我今天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为中医正名,让大家理解中医到底是什么,中医是如何治病的,让更多不了解中医的人能够真正认识中医。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我不可能教会每个人医道,但至少能留下一粒中医的种子,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所有人 今天我们接着讲课。
上次我们讲了胃,今天我们就接着把阳明系统讲完。
食物在胃中进行腐化以后,接下来便会进入小肠。人的胃其实是并不会吸收营养的,胃只对食物进行初步的腐化,食物营气的吸收则都在小肠完成。小肠九曲十八弯,是人体最长的一个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
小肠对食物的吸收主要来自于小肠的热力,也就是小肠的火力,小肠与心相表里,主火,所以小肠又称红肠。小肠居人体下腹部,小肠之募为关元,关元者,元气之关,是人体炼精化气之所,亦是人体相火之所在。
人身有三火,分居三丹田,下为相火,中为君火,上为神火。相火炼精化气,君火炼气化神,神火炼神返虚。神火之上尚有灵火,则不在医之范畴之内。医所常用者,则只有相火君火而已。内经中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所谓相火以位,就是要安于下元,相火外泄则人多发温病,久而下寒。
食物进入小肠之后,因相火之用而食物被消化吸收,营气入于肝。食物之残渣入于大肠。营气在肝中则进一步分解转化,清气入于心,而浊气入于胆囊 排出体外。人体就是对外界物质进行层层分解的过程,只有最精微的,符合人体要求的物质,才会为人体所用。
物在小肠中营气被吸收以后,残渣入于大肠,中间要经过阑门。
阑者,拦也。若食物中营气未尽,则不得入于大肠。阑门处有阑尾,若食物中营气未尽而入于阑尾,则阑尾发炎,以为人体预警。
阑尾并非无用,阑尾发炎也并不是毛发纤维等进入阑尾造成的,想当年饥荒时期,人们吃了多少草根树皮,古人茹毛饮血,也未见阑尾发炎。阑尾发炎只因小肠功能失常,营气进入阑门所致,与人扁桃体等发炎是一个道理,都是人体的屏障,为人体做预警用的。
食物残渣过阑门而进入大肠,此时是成稀粪状态,人体的水则在大肠吸收。其实人在小肠中是不吸收水的,水只在大肠吸收,就像人在胃中并不吸收营气,营气只在小肠吸收一样。我们吃的东西分为水、谷两类,所有吃的食物统称为谷,而所饮则为水。水的消化要更难于谷。
为什么食物可以在小肠吸收,而水要在大肠才能吸收呢?
大家说是为什么?
大家想想水和谷的区别是什么?
还是我来说吧
内经中说,本于天者亲上,本于地者亲下。我们吃的所有的食物,不管是谷类也好,蔬菜也好,或是肉也好,都是经过天阳转化的,也就是归根结底都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都属于有生命的东西,都是经过生命转化合成后的有机物,而唯有水是自然界中原始的东西,是没有生命的,是无机物。所以水相对于食物来说,要离人体更远,也需要人体更多的阳化才能为身体所吸收。我们人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吃的都是其它的生命体,而唯有水是直接取自于大自然。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喝茶的原因。其实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很少直接喝白水的,而是要喝茶。以前在农村,不管家里多穷,有客人来了,也会说我给你倒杯茶,而不会说给客人上水。
水在和茶一起煮之后,水会被茶叶熟化,这样才水才会更容易被身体吸收。这些东西很多人都不懂了。
好,我们接着讲大肠。水和食物残渣混在一起,成稀粪状态,进入大肠,然后大肠开始对水分进行吸收。大肠环绕小肠一圈,自升结肠而平结肠而降结肠,小肠如火而大肠如釜,水分在大肠中受火力蒸腾而上升,被身体吸收而入于肺,所以肺中津液来自于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同时肺中津液也是人口水的来源,也就是涎的来源。肺为人体水之上源。
人口中有金津玉液两个穴位,孟子说,食色,性也。金津玉液,一则主食,一则主色。所以人在看到美食时流的口水,与见到美色时流的口水,其实是不同的,来自不同的地方。
大肠中水分被吸收以后,稀粪逐渐变干,自降结肠而入于直肠,直肠末为肛门,又称魄门。食物残渣进入直肠则人有便意,魄门开而将残渣排出体外,如此尘归尘,土归土,完成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好了,关于阳明还有没有什么不清楚的?有没有什么我没讲到的?
总的来说就是,饮食入口,胃中腐化,小肠吸收营气,大肠吸收水气,然后糟粕排出体外。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答疑解惑:
童心:老师常言道好汉经不住三泡稀,大肠不光是吸收水分吧?
归真:@童心 拉稀一则是下元火衰,水谷不别,营气水气皆未吸收,同时拉稀带动人体中气下陷,故致人体虚。
@童心 我前面讲胃的时候已经讲过菌的作用了呀,人是一个共生体,肠道中亦有菌群,其作用等同于胃。
麒:老师,整个过程都属于阳化吧?
归真:@麒 是的,整个过程都属于阳化,阳明就是人体对外界饮食不断进行阳化的过程。
康怡青:胃,小肠,大肠,消化道这三部分中,具体水是哪里开始吸收的?
归真:@康怡青 那要看是什么水了,比如酒也是水,但好酒可能在喉咙就散了。
康怡青:水和食物残渣混在一起,成稀粪状态,进入大肠,然后大肠开始对水分进行吸收。大肠环绕小肠一圈,自升结肠而平结肠而降结肠,小肠如火而大肠如釜,水分在大肠中受火力蒸腾而上升,被身体吸收而入于肺,所以肺中津液来自于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同时肺中津液也是人口水的来源,也就是涎的来源。老师,是不是水只有进入大肠才被蒸腾吸収?
归真@康怡青 一般情况下是的,但若人极渴,水在胃中也会吸收,要学会知常守变。
康怡青:谢谢老师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讲课很累了,还有问题想问,但只能以后再说了。
@茹:五谷不化呢 吃什么拉什么
归真:@茹 五谷不化就是下元火衰嘛
艳阳天:1.营气是一种气体物质?它是从哪里入于肝脏的?2肝是一个实体,没有管道等腔状空间,它是怎么分解转化营气的?3人体的升、降结肠,在人体的左右那一边?4“水分在大肠中受火力蒸腾而上升,被身体吸收而入于肺”,这里的水是气态的?
归真:@艳阳天 1、营气不是气体物种,只是一种精微物质,通过肝门静脉入于肝脏。2、谁说肝中没有管道空间?我之前不是讲过人体的蚁洞法则吗?你看到的任何实体都不是真的实体。3、自右而升,自左而降。4、水是气态的,也会是蒸汽态的。
艳阳天;@归真 老师,哦,是的,我又忘了“蚁洞法则”
@艳阳天:这种精微物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吗?
归真:@艳阳天 你要看到它干什么?内观之时也可以看到
艳阳天:@归真 老师,我不是想看到它,我是想,中医不被承认,西医不是要见得着才认嘛
归真:@艳阳天 当然能看的到,要不然食物中的营养都哪儿去了
艳阳天:人体太有趣了,多么精微、精致啊!
丽:面临新冠肺炎,中医怎么样治未病。是大肠环节出现问题了吗
归真:@丽 我没明白你的意思。守人体正气就是预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童心 我前面讲胃的时候已经讲过菌的作用了呀,人是一个共生体,归真老师:肠道中亦有菌群,其作用等同于胃。
金生水起刘:@归真 老师,水是怎么进入三焦的呀
归真:@金生水起刘 水的循环今天只讲了一点与阳明有关的部分,整个身体水液的循环后面还会再讲。
刚柔相济:请问老师,中气下陷,体虚之人,阳化吸收一般都不会太好吧,瘦人居多吗?
归真:@刚柔相济 体虚有很多种原因,未必是吸收不好,很多胖人也体虚。
燕郎中(郭晋明):老师好!是右升左降,还是左升右降,有些不明白。
归真:@燕郎中(郭晋明) 人体大肠形质是自右而升降于左,不是人体气化。
宁静致远(知命館):厉害厉害!糟粕与气化反方向!这就是阴阳顺逆妙难穷。。。
燕郎中(郭晋明):老师明白了,大肠是右升左降,肝脾是左升,胆胃是右降,这么理解对吗?那男女有别吗?求教
归真:@燕郎中(郭晋明) 不是的,人体的形体生成与气化之路牵涉的内容比较多,后面我会讲,这是从人体诞生,结成胞胎时开始的。
麒:@归真 老师,下元火衰是不是可以艾灸关元
归真:@麒 不能见一症就对应一种治法,人是一个整体。先不要急于去怎么治。
麒:好的,明白。
Vienna:@归真 老师中医所讲的阴虚,阳虚,阴指的是水,血,精气吗?还是营气?阳指的是卫气?整天听人说阴虚阳虚实在困惑很久了。
归真:@Vienna 不是的,气血营卫,阴阳盛虚,这些后面都会讲的,等我讲完你就明白了。
佛手:@归真 老师能不能讲讲现代西医检查看到的胃息肉和大小肠息肉用我们中医的思维解释他们的成因,治疗和预防呢?